被ANA Pocket綁架的恐怖生活
![]() |
應用程式可能是奪取時間與專注力的魔鬼 |
日本全日空航空在二〇二一年的疫情期間推出了Ana Pocket應用程式,當時引來一片叫好,各種攻略也紛紛出爐。它的主要運作方式是以使用者的移動路徑距離(步行、騎單車、搭乘公眾交通工具、開車、以及搭飛機,越環保的移動方式可以得到更多點數),轉化為點數;然後,這些點數可以參加樂透抽獎,一定會有保底哩程,也可能會加成,甚至送上數千甚至上萬的豐厚哩程。
結合了健身,免費哩程,環保,還有抽抽樂的賭博樂趣,這樣的應用程式,理應立於不敗之地。
老實說,我已經忘了為什麼當初自己沒有立刻使用,應該是一堆海外使用限制,加上語言介面障礙(這一點是日本網站與應用程式之日常)。反正,在二〇二四年的時候,我和伴侶總算是成功下載了軟體,他盯著義大利區寥寥無幾的下載數字,一臉狐疑看著我,「這真的是可靠軟體嗎?」
結合健身環保與免費哩程是設計本意
是的。在設定與綁定全日空帳號的過程當中,必須接受一層層的日文挑戰,而且還必須犧牲自己的日常軌跡隱私(義大利外國人的活動資料對他們的資料庫應該沒有任何助益吧),他終於明白為什麼下載與使用的外國人這麼少,這也完全符合了我們對於日本封閉性的刻板印象,不過,要是經常使用日文網頁,就會知道這其實是生活之日常。
這個應用程式有免費版與付費版,付費版只要每個月支付五百五十日圓,就可以享受哩程加成。我們討論了一下,決定只用免費版,第一,我們對於訂閱制沒有任何好感;第二,除非使用VPN,不然我們也無法成為會員,既然不歡迎海外使用,我們也不想費事;第三,最重要的原因,我們使用的目的是鼓勵自己健身,更加頻繁使用環保交通運具,哩程只是額外的驚喜。
一開始的那幾個月,我們的確玩得很開心,我喜歡走路,伴侶通勤距離相當可觀,我們總是在晚餐時間玩賭博開獎,當作是一日之終的小小儀式,超出預期的哩程,會讓我們記得對生活中所有枝微末節要時時抱持感恩;至於不多不少的哩程,則成了我們來日要更加努力的提醒。
廣告地獄毀了一切樂趣
關於健身、免費哩程、賭博之樂、以及每日感恩練習之儀式所帶來的小確幸,最後卻被完全摧毀。
都是因為變本加厲的廣告。
廣告是大多數應用程式賺錢的方式,這一點我可以理解,你付出了時間與專注力,為業主換得了金錢,而你獲得的報酬卻完全不成比例。不過,這個應用程式不斷改惡,就算是付費會員,也必須接受無趣(甚至低俗)廣告之不斷轟炸,才能夠得到合理點數玩賭博遊戲,我統計了一下,浪費在廣告的時間,一天可能將近半小時。
要是搜尋日文網站(討論這個應用程式的中文內容實在不多),可以發現關鍵字之一是「損益分岐點」,九成以上的使用者採用的思考邏輯都一樣,付費會員能夠得到的基本里程所換得的國內機票價格,遠超過每個月的月費,當然划算。然後,文末附上自己的優惠連結碼,請大家多加利用。
千萬不要把時間與專注力奉送給廣告
不過,卻有某篇部落格點出了核心,「你點閱廣告浪費的那些時間價值,划算嗎?」
如果你把自己的工作薪酬以小時為單位、予以量化,你一定會發現完全不划算;也許你會辯稱自己都是使用零碎時間點廣告,甚至是在一心多用的狀況下隨手點一下,也沒什麼。不過,所有的時間與效率管理大師都會告訴你,專注力是與時間同樣珍貴的資產,我們的大腦無法像電腦可以發揮多工神效,散漫分心的工作狀態,是造成拖延症與效率不佳的元兇。有趣的是,在某項研究統計當中,搭乘全日空最頻繁的那些商務客,根本不是這個應用程式的使用主力族群。
點選廣告,乍看之下沒什麼,但如果你的手指選擇的反而是語言學習、科技新知(不是販賣新款手機的廣告)、深度時事評析之類的內容,你得到的不是哩程小惠,而是豐富人生層次的各種智慧。
我的伴侶已經果斷卸載這個好不容易才下載成功的程式,對他來說,損失的不只是時間與專注力,還有電池與手機因為這個應用程式造成的損耗。曾經因為全日空哩程換了多張機票的我,對於這個已成雞肋的航空會員計劃(全日空哩程不斷劣化)仍有不捨,還是希望在不點選廣告的狀況下、為自己的哩程多添一絲絲雞肉。
人人都可能是被數位魔鬼控制的浮士德
不過,我們倒是趁此機會好好檢視了一下手機裡的各種應用程式,或者,應該說是檢討自己使用電子設備的態度,三不五時發送推播的那些應用程式(尤其是社群軟體),它們同樣在干擾你的生活節奏,關掉這些吵鬧的通知吧,
當我們在享受便利性的同時,千萬不要讓自己成為把人生精華賣給數位魔鬼的浮士德。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