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可怕的機艙噪音不是嬰孩哭聲
![]() |
沒有公德心的大人比哭泣嬰孩更惱人 |
看到這樣的標題,你可能會馬上提出抗議,嬰兒大哭明明就淒厲無比,而且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停止,怎麼可能會有比這更殘酷的凌遲?
首先,必須要為小嬰兒說句話,他們的耳咽管的發展還不像成年人那麼健全,面對空氣壓力變化所帶來的不適,只能以哭聲作為反應,如果狗兒貓咪在獸醫院打針發出鬼吼鬼叫,這也是正常的吧?
也許會有人不甘心反問,那就不要帶嬰兒搭飛機嘛!不過,要是你看過移民異鄉的辛苦年輕夫婦好不容易攢夠了錢、準備帶小嬰兒回到遙遠故鄉讓父母看一眼孫兒的那種慎重儀式感,也許你就能夠多一點體諒與寬容。
如果是幼童,那我的愛心標準就會比較嚴格一點。
必須為吵鬧幼童負責的是父母
他們是能夠以語言溝通、正在逐步學習社會化的準大人,要是他們的父母用心教養,為小孩的旅行教育做好了準備,比方說,事先準備繪畫紙筆與故事書,能夠讓他們分心的小玩具、點心、或者是電子設備(有時候這是必要之惡),或者,在小孩煩躁不安的時候進行勸說與安撫,那麼,我一定會給予這樣的父母最大的敬意,如果能夠幫得上一點忙(比方說逗弄一下小孩,當父母手忙腳亂的時候伸出援手),我也非常樂意,而且,全程絕對不會嘆氣翻白眼。
不過,遇到那種把公共空間當成自家客廳、放任小孩鬼叫甚至在機艙內走道爬行奔跑的家長(希望他們知道這種舉動有多麽骯髒與危險),我就沒有太大的容忍度了。想也知道,這樣的小孩年紀再大一點,就是會在捷運裡以擴音模式打電動的小屁孩;要是再過個幾年,就成了無視他人存在、在公眾場所開直播的網紅或是追劇迷妹;到了中壯年,自然就是那種會在禁用手機的安靜車廂內、依然嘩啦啦講電話的可怕上班族。
搭機的各種噪音紛擾訓練定性
遇到這種狀況,需要發怒嗎?哦,拜託千萬不要。
首先,要求別人不要製造惱人噪音,這是主觀道德標準,當然,如果因為吵鬧而必須被請下飛機甚至坐牢,那是法律問題,但也與我們無關。搭機本來就是一趟漫長瑣碎又考驗耐心的艱辛過程,可以把它視為人間修羅場,各種的不適都是身心的試煉,如果你是那種對噪音嚴重敏感的人,記得帶一個好的防噪耳機,同機乘客對你造成的干擾,不過就只是你人生當中的短短幾個小時或十幾個小時而已。
喬治克隆尼晚年娶妻生子,當他帶著妻小(只有幾個月大的雙胞胎)搭機的時候,做出了果然是好萊塢巨星等級的示範,他與妻子一登機就發送免費的抗噪耳機給每一位同艙乘客,而且還附上「萬一吵鬧先行致歉」的小紙條。而根據同機乘客大導演昆汀塔倫提諾加碼還原現場,這兩位小朋友遺傳了父親的表演天份,從頭到尾都扮演美好的飛行小天使,全程沒有發出任何一聲鬼吼鬼叫。
這場景真是太夢幻了,與喬治克隆尼夫妻同艙,還收到了他們貼心準備的小禮物,而且可愛小嬰兒不吵不鬧,就跟他拍的那些電影一樣美好得太不真實。回到殘酷醜陋的現實世界,你搭的是經濟艙,右邊是吃東西滋滋有聲還會咋舌剔牙的大叔,左邊是帶了好幾個媽媽包、慌忙要為寶寶繫好安全帶、頻頻碰撞到你的年輕母親,這的確一點也不美,但很真實。
而且,你應該要珍惜這樣的機會,它看起來像是纏困你肉身的鎖鏈,不過,要是你修煉自己的精神狀態、得以掙脫它的束縛,恭喜你,你將會得到真正的平靜與自由。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