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地的選擇不是只有日本而已
![]() |
陽光與海洋是最美好的自然恩賜之一 |
你是否認識那種所謂的出國就等於只去日本的朋友?一定有,而且還不少。無論是從日本觀光總人數統計、或是從總人數回推該國總人口的比例,台灣絕對都名列前茅(所以票價高居不下)。
不是說日本不好,但除了日本之外,台灣人難道沒有其他選擇嗎?
有人會說,因為飛行時間短啊。好,飛香港與首爾的時間更短,但這兩個地方也不是台灣人的首選;而航程在三小時到四小時之間的台灣直航地點,除了日本的諸多地點之外,還包括了越南與泰國的各大城市、馬來西亞的亞庇,以及我這次特別想要特別強調的帛琉。
帛琉一向親美,就算是在一九九四年正式獨立之後亦是如此,與台灣形成了特殊的結盟關係(這個島國雖然不到兩萬人,但是在八〇年代發生過總統遇刺身亡、繼任總統自殺的故事),狀似平靜無波的小島,其實背後有暗潮洶湧的國際勢力在翻攪。
帛琉海洋澄淨如仙境
不過,這依然無損它的自然大氣之美。除了游泳,浮潛,以及泛舟之外,要是有深潛執照,更能夠享受泅泳在水藍靜謐世界的樂趣(就算沒有,但要是本來水性就不錯,在帛琉與鄰近的密克羅尼西亞上密集課,的確有可能在幾天內拿到執照)。
當某個朋友向我詢問結婚十週年紀念之旅地點的時候,我反先問他喜歡的元素是什麼,「陽光,沙灘,安靜放鬆,有漂亮清透的海水……」我講了幾個地點,他對帛琉情有獨鍾,一聽到可能遇到數公尺身長的巨大鬼蝠魟(manta ray),他的雙眼立刻綻放光芒,我相信這趟旅行一定會為他帶來美好回憶。
至少,那時候的我是這麼以為。
過了幾個月之後,我們在某個社交場合意外相遇。我問他這趟海島之行如何,他訕訕回我,「我們最後沒有去帛琉……」
「啊?」經費對他不成問題,他們夫婦兩人的長假也早就向公司報備,所以我是真心不解。
美白迷思錯失了精彩旅遊體驗
「她說她不要曬黑,絕對不考慮東南亞,最後我們去了日本,她買得很開心……」他話還沒說完,我腦中已經浮現他坐在東京銀座咖啡店看書、等著老婆掃貨回來、當搬運工回飯店的畫面,我拍拍他的肩膀安慰他,「沒關係,來日方長,下一次就輪到你做主了。」他的蒼白面容露出無奈淺笑,我趕緊找藉口說看到了別的朋友得去打招呼,立刻溜了。
因為我怕自己會忍不住開口,「住在台灣也會曬黑,她要不要考慮搬到其他國家?」
但事後仔細一想,自己太苛刻了。亞洲的美白原則,其實就跟歐洲人夏日一定要曬黑的原理一樣,都是某種階級文化現象,亞洲人不喜曬黑,其實暗指的是不需出外勞動的優越感(長得美不美跟膚色哪有任何關聯);而歐洲人在夏日假期結束之後、在眾人面前展露曬痕,傳達的是有錢能夠到陽光燦爛小島消費的驕傲炫示。
當下的我之所以有一股無名慍怒,可能是那一段話隱約暗示的「消費文明落後」(對照日本的精品購物快感)。如果有機會,我很想要當面告訴她,帛琉人民對於環保的理解與實踐能力,甚至超過了許多她認定的「先進」國家。幾年前帛琉已經下達禁令,只能使用海洋友善、不會對珊瑚礁造成傷害的防曬品。
懼水懼陽光的島國子民令人不解
我想起那一次在太平洋小島窩了近兩週的暢快海洋之旅,在離開帛琉的最後一天晚上,我和幾個當地朋友喝酒,他們仗著酒意與剛建立但依然誠懇的友誼,大膽向我詢問了好幾個問題。
「台灣明明四面環海,為什麼來這裡的人都幾乎不太會游泳?」
「為什麼台灣人把陽光當成了魔鬼?」
老實說,我到現在依然想不出答案。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