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文章

精選

Adobe Stock穩定被動收入之外的驚奇

  圖庫投稿的微利之外還有其他收穫 一開始會利用 AI 生圖,完全是為了自己的部落格( 微物論 ),而生出來的那些照片直接進垃圾桶太可惜,所以我全都扔入 Adobe Stock 、當成投稿素材,反而莫名其妙開始有了意外收入( 菜鳥也可以投稿賺錢 )。這感覺就像是吃西瓜的時候朝地面隨便吐籽,幾個月之後就結實纍纍一樣令人驚奇。   免費的 AI 軟體,發揮創意巧思賺錢,除了時間之外、幾乎不花任何成本的投資,何樂而不為呢?   Adobe Stock 的最低取款上限是 25 美金,從一開始摸索隨便亂丟圖,到第一筆 25 美金到位,一共花了 64 天,雖然目前的作品張數只有一千出頭,不過,第二筆 25 美金很快就達標, 24 天。   ● 三月收入 5.22 美元 ● 四月收入 14.93 美元 ● 五月收入 29.93 美元   四月比三月成長了三倍,五月比四月成長了兩倍。而且,從摸索期之後的每周收入分析來看,把它稱之為穩定的被動收入應該不算太過分。 Adobe Stock圖庫收入穩定成長可期 而且,在收入漸趨穩定的這段時間當中,我還發現了另一個有趣的觀察數字,當週排名。我的名次多半在兩、三萬之間徘徊,對於剛進入這個已經過度飽和市場的新手菜鳥來說,能夠進入排名,已經算是莫大的鼓舞。 每週排名鼓勵投稿者繼續努力 圖庫世界建立了買賣雙方的微妙連結 還有另外一種買賣之間的隱形鼓勵。我有某些同一系列照片是在幾乎同一時間賣出兩張,想必買家是看到了第一張之後很喜愛(抑或是很需要),立刻加碼買入另外一張;而且其中有好幾張是人像照(是的, AI 生圖偶有精彩佳作)。   為什麼我會對於這樣的反饋受寵若驚?首先, AI 製圖在圖庫世界是不受歡迎的次要來源,許多大型圖庫根本不收 AI 照片,而就連在 Adobe Stock 這種混雜人工與 AI 照片的圖庫,也可以看得出 AI 被唾棄的現象。許多買家在挑選照片的時候,一定會先剔除 AI 照片,這很合理,我得花錢購買,當然希望買到專業攝影師辛辛苦苦蹲點、甚至是請專業演員擺拍、加上燈光與場景設計的照片,如果是那種自己就可以隨便下指令生出的照片,又何必需要特地購買(我猜這可能是我的食物照幾乎都賣不出去的原因吧)?   如果認真研究那些已經在圖庫存活多年、而且銷售量依然驚人的長壽型照...

最新文章

嗨!黑松沙士!好久不見!

提前收假收心未必是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