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文章

精選

提前收假收心未必是損失

假期休好休滿可能會搞得更累 平凡上班族,想要擁有九天的假期?其實一點也不難,也就是説,你可以在週五下班之後可以立刻衝機場、搭乘壓線航班於星期一清晨抵達桃園機場,不浪費任何一刻,直接拖著行李去上班,完全無縫接軌。 這種休假模式似乎對不起公司,哪一個人能夠在搭完飛機之後可以立刻精神飽滿去上班?不過,台灣老闆也喜歡壓榨員工在週六或週日搭機出差,然後逼他們在週六、日回台,正好順接星期一回辦公室,這正好是一報還一報。   先放下互相傷害與冤冤相報,運用假期到最後一刻,真的賺到了嗎?   首先,你可能必須面臨壓線盤算崩潰的風險,尤其是在亞洲的颱風季節;至於班機調度失靈,機械故障,也都是萬一倒霉的時候可能會遇到的風險。換言之,你可能回去上班的時候,得要面對老闆與代班同事的難看臉色。   提早一天結束假期更有餘裕 不過,最重要的是,我喜歡在旅程結束與回歸生活之間留下一段空檔,作為沉澱轉換的接點。好好整理行李,洗衣,把一切旅行用品歸位,讓這段旅行正式劃下句點。整理家務,清掃,澆花,在家好好做一頓晚餐,讓自己在原來的生活軌道逐漸定錨,泡個熱水澡,安心睡一覺。   少了最後一天的旅遊,但是依然可以無所事事,放鬆心情,迎接隔天的挑戰,這滋味就像是美好的餐後酒,餘韻無窮。   能夠發現這種提前收假與收心的節奏,其實是因為某次旅遊出了錯。   我和我的伴侶在規劃那次旅遊的時候都很忙,隨便掐了連假的頭尾日期就訂了機票,就在假期快要結束的時候,我們收到了航空公司的網路報到通知,點進去的時候,才發現我們訂錯了回程,必須被迫提前結束假期,兩人開始互相指責了五分鐘之久。   「都是你沒看清楚!」 「你為什麼沒有檢查?」 「你平常都不會出錯啊?」 「我又不是機器人!」   回歸現實,好,有兩個選擇,放棄最後一天的住宿,提前回家;或是花巨額費用更改機票日期(只要遇到連假,所有上班族訂票的日期都會一模一樣,機位根本沒有),我們只好捨棄最後一天的既定計劃,悶悶不樂提前一天到了機場。   輕鬆寧靜返家沉澱心情 我們沒有遇到收假最後一日的洶湧人潮與排隊托運行李與安檢的長長人龍;下機的時候,也感受不到那一種收假劍拔弩張的可怕群體躁動(比平日嚴重的噪音與擁擠,每一個人都覺得心理不適,也是常態);在轉盤處等待行李出現的時候,當然不會出...

最新文章

不喜歡美術館為什麼還要進去

最珍貴的旅遊體驗是記憶而不是照片